28)冬至前夜,小满在工坊熬制今年的第一锅冬蜜糖浆。
铜锅上方腾起的白雾里,她又看见了那个挑担子的身影——这次不是幻觉,而是全息投影里的爷爷。
三年前,她用3D扫描仪记录下爷爷做糖画的每个细节,此刻投影里的他正对着镜头笑,围裙上还沾着块没擦干净的糖浆。
“丫头,糖浆要顺着石板的纹路走。”
虚拟影像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,却和记忆里的一模一样。
小满伸手触碰投影,指尖穿过爷爷的掌心,却在石板上留下道真实的糖丝——那是AR设备根据动作捕捉实时生成的。
平安夜那天,非遗馆举办“时光糖画夜”。
小满站在中央展台,面前的智能石板能根据观众的脑电波反馈调整糖浆颜色。
当第一位阿尔茨海默患者家属把手放在感应区时,石板上突然炸开大片金红色——那是她记忆里父亲做糖画时,炉火映在脸上的颜色。
“看!
奶奶在笑!”
羊角辫女孩推着轮椅挤到前排。
老人正盯着空中悬浮的糖画蝴蝶,那是用纳米材料做的,翅膀上流转着她孙子的成长照片。
蝴蝶忽然停在老人指尖,投影出孙子婴儿时期攥着她手指的画面,老人颤抖着去摸,蝴蝶却化作金色粉末,飘进了她鬓角的白发。
凌晨三点,小满独自留在展馆。
全息屏上循环播放着爷爷做糖画的影像,最后一版“记忆糖画”在展柜里静静发光——那是用琥珀封存的糖浆碎片,里面嵌着无数家庭的老照片,像凝固的星河。
她摸出围裙口袋里的竹片笔,在智能石板上轻轻画了个圈,糖浆自动分成两半,一半凝成爷爷年轻时的模样,一半变成现在的自己,中间用糖丝搭起座小小的桥。
走出展馆时,巷口的梧桐正落尽最后一片叶子。
小满呵出的白气里,仿佛又飘来焦糖的甜香。
她知道,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被时光融化——就像爷爷掌心的老茧,就像糖画巷里的光,就像那些被小心收藏在糖浆里的记忆,终将在某个雪落的清晨,以最温暖的模样,与世界重逢。
梧桐枝桠在夜空中画出细密的纹路,像极了糖画上的星芒。
小满抬头望着星空,忽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:“每颗星星都是熬化的糖浆变的,地上有多少人在想念,天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