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敲响了铜钟,但颅内没有任何震动感。
“冲击力被分散到八块金属片上。”
莫恒放下锤子,“理论上能扛住赵无延的巴掌。
问题是...”他递来一面镜子。
柯锐看见自己太阳穴位置有两个微型凸起,像被植入芯片的机器人。
“外接传感器。”
莫恒解释,“需要定期校准,否则金属片可能错位。”
柯锐尝试转头,颈部传来金属摩擦声:“听起来像生锈的门铰链。”
“习惯就好。”
莫恒打开平板电脑,“现在说重点。
赵无延的弱点在颈椎——钛合金颅骨和原生脊椎的连接处。”
他放大一张CT图:“这里有个2毫米的缝隙,是神经接口位置。
只要角度够刁,冲击力能让他暂时瘫痪。”
柯锐盯着那个致命点:“需要多精确?”
“误差不超过三度。”
莫恒调出模拟视频,“像这样——”画面中,虚拟手掌以特定角度击中颈椎缝隙,赵无延的模型立刻瘫软倒地。
“练成这个要多久?”
“正常情况半年。”
莫恒关上平板,“你只有两周。”
柯锐摸了摸后颈新植入的传感器:“那就开始吧。”
康复训练比手术更折磨人。
第一天,柯锐在尝试特定角度时拉伤肩胛肌。
第二天,钢钉摩擦掌骨导致感染性发热。
到第五天,他才能完整做完一组动作而不呕吐。
“慢点。”
莫恒调整着他头上的传感器,“现在试试37度角。”
柯锐对着沙袋挥掌。
钢钉在距离沙袋五厘米处突然变向,划出一道诡异弧线。
沙袋爆裂的瞬间,传感器发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