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,不再追问,似乎对这个答案十分满意。
只有我自己知道,我不是什么骑士,我只是个可悲的囚徒,被这诡异的共感牢牢囚禁着。
而她,苏晴,是那个手握钥匙,却对一切毫不知情的狱卒。
我的喜怒哀乐,皆由她掌控,分毫不差。
这种荒诞的联系,像一根看不见的线,将我们紧紧捆绑。
我不知道这根线从何而来,更不知道它将引我们走向何方。
2 平静下的暗流我和苏晴一同升入了高中,依旧同班。
命运似乎嫌这玩笑开得还不够大。
她还是那个有些冒失的女孩,善良得有些泛滥,却也因此常常让自己陷入一些不大不小、却足以让我同步“遭殃”的麻烦里。
而我,依旧是那个总在她最需要帮助时,如同设定好的程序一般,准时出现的“及时雨”。
“林默,这道题怎么解?
这个公式我总是记混。”
她会习惯性地用笔杆的末端,轻轻戳戳我的胳膊,眉头微蹙,带着一丝依赖。
我接过她的习题册,三两下写下解题步骤,心中却泛起一丝麻木的烦躁。
又是这样。
“林默,水!
渴死我了!”
体育课八百米测试后,她扶着膝盖,气喘吁吁地朝我摊开手,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,贴在光洁的额头上。
我默默递上早已准备好的运动饮料,瓶盖甚至已经为她拧松了几分。
她接过,咕咚咕咚灌下大半瓶,然后满足地舒出一口气:“林默,你真好!”
同学们早已将我俩视为校园传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是青梅竹马的典范,是两小无猜的楷模。
甚至连教导主任,在批评其他早恋学生时,也会偶尔拿我们当“正面教材”:“你们看看林默和苏晴,人家从小一起长大,互相帮助,共同进步,这才是同学间应有的情谊!”
每当这时,我只能在心中苦笑。
平静的湖面下,涌动的是我独自承受的无奈与焦躁。
我开始更加系统地调查这种诡异联系的来源。
市图书馆最偏僻的古籍区,那些布满灰尘、散发着霉味的旧书成了我课余唯一的“朋友”。
城市边缘那些招牌都已褪色的旧书店,我也一家家地搜寻。
甚至,我还匿名混迹于网络上那些神神叨叨、讨论灵异事件的论坛。
“同命相连”、“血契”、“魂引”、“共感诅咒”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