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吟涛小说 > 其他类型 > 农家长姐有一手,捡个夫君解解压后续+完结

农家长姐有一手,捡个夫君解解压后续+完结

春栀子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姐妹三人左看看右看看的,样样都觉得新鲜。平川县并不大,但人口密集,管辖着二十九个村镇,所有村里的人都是来这交易,所以街上上很热闹。而平川县离周边的城镇也不算远,官道通畅,物品流动快,生活在这里百姓就相对繁华些。青石村算是距离平川县最近的一个村子,相对之下,便利许多。姐妹三人还没吃早饭,赵昭棣便带着两个妹妹找了个路边的面摊坐下,先填饱肚子再说。“老板,要三碗面。”“得嘞,清汤五文,带肉七文,要哪种?”老板询问。赵昭棣心想着这物价也不贵啊,便道:“要三碗带肉,每碗再加三文的肉。”老板惊讶,好家伙,这一碗面可就十文钱了,三碗可就是三十文。虽然也不是没遇到过加肉的,但看她们得穿着,实在是不像能拿的出三十文钱的样子,万一拿不出来,自个岂不亏大...

主角:赵昭棣赵老三   更新:2025-05-09 17:33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昭棣赵老三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农家长姐有一手,捡个夫君解解压后续+完结》,由网络作家“春栀子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姐妹三人左看看右看看的,样样都觉得新鲜。平川县并不大,但人口密集,管辖着二十九个村镇,所有村里的人都是来这交易,所以街上上很热闹。而平川县离周边的城镇也不算远,官道通畅,物品流动快,生活在这里百姓就相对繁华些。青石村算是距离平川县最近的一个村子,相对之下,便利许多。姐妹三人还没吃早饭,赵昭棣便带着两个妹妹找了个路边的面摊坐下,先填饱肚子再说。“老板,要三碗面。”“得嘞,清汤五文,带肉七文,要哪种?”老板询问。赵昭棣心想着这物价也不贵啊,便道:“要三碗带肉,每碗再加三文的肉。”老板惊讶,好家伙,这一碗面可就十文钱了,三碗可就是三十文。虽然也不是没遇到过加肉的,但看她们得穿着,实在是不像能拿的出三十文钱的样子,万一拿不出来,自个岂不亏大...

《农家长姐有一手,捡个夫君解解压后续+完结》精彩片段


姐妹三人左看看右看看的,样样都觉得新鲜。

平川县并不大,但人口密集,管辖着二十九个村镇,所有村里的人都是来这交易,所以街上上很热闹。

而平川县离周边的城镇也不算远,官道通畅,物品流动快,生活在这里百姓就相对繁华些。

青石村算是距离平川县最近的一个村子,相对之下,便利许多。

姐妹三人还没吃早饭,赵昭棣便带着两个妹妹找了个路边的面摊坐下,先填饱肚子再说。

“老板,要三碗面。”

“得嘞,清汤五文,带肉七文,要哪种?”老板询问。

赵昭棣心想着这物价也不贵啊,便道:“要三碗带肉,每碗再加三文的肉。”

老板惊讶,好家伙,这一碗面可就十文钱了,三碗可就是三十文。

虽然也不是没遇到过加肉的,但看她们得穿着,实在是不像能拿的出三十文钱的样子,万一拿不出来,自个岂不亏大了?

老板斟酌着开口:“姑娘,你们能吃得了吗?”

他已经极度委婉了,毕竟出门在外做生意,不管对方是谁,主打的就是一个和气生财。

赵昭棣知道他在担心什么,便从怀里摸出那颗王秋霞给的小银粒。

她虽不知道这银子的分量几何,但区区几十文,跟这银子就不是一个量级。

果然,老板在看到银子的时候,眼睛都直了。

没想到啊没想到,这小丫头竟然能掏出银子来。

既然人家有钱,他立马就去煮面。

三碗面端上来的时候,姐妹三人同时吞了吞口水。

太香了。

乳白的汤底应该是大骨熬制的,上面铺着的酱肉也是色泽诱人,几颗碧绿的葱花点缀,简直色香味俱全。

这下好了,赵昭棣本来还想着说做些吃食生意的,可见,人家古人的手艺也不差。

一个小小的面摊便如此,更何况那些奢华的饭店,手艺应当都差不到哪里去。

看来她得再多了解了解,仔细琢磨琢磨,再决定做何营生。

面的分量着实不小,几人吃完都觉得有些撑。

本着不浪费分原则,她们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。

真的太好吃了,那种原汁原味的鲜美,不是后世那些科技与狠活可比拟的。

两个丫头更是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,又怎舍得浪费一丁点。

吃饱喝足后,赵昭棣看到老板给她找的铜板,也傻眼了。

我去,这么多?

老板看她呆愣着不接,以为她是对自己找的钱有疑问,便道:“你那碎银有五钱四分,这是找你的五百一十文。”

天菩萨。

照这么换算的话,那她现在岂不是个富婆?

一两银子都可以称得上巨款了,何况她怀揣十两多。

赵昭棣接过那用绳子穿起来的铜钱,沉甸甸的。

来之前还想着怕钱不够用,现在,她只觉得自己强的可怕。

“走,买衣服去。”赵昭棣道。

几人身上的衣服实在太破旧了,不怪别人以为她们付不起面钱。

人靠衣装马靠鞍,这样的误会还是不要再有的好。

赵昭棣带着两个妹妹进了一家名叫钱氏布庄的店,立马就遭到了驱赶。

“去去去,哪来的乞丐,别影响我们做生意。”

赵昭棣也不惯着,老子有钱老子还怕你?

“狗眼看人低的东西,你见过这么漂亮的乞丐吗?”

她的话让店小二一愣,好像,好像是挺漂亮的。

“哎,不对,你骂谁是狗呢。”

“骂你呢,狗东西。”赵昭棣继续输出。

店小二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,怎受得了这般屈辱,既然骂不过,那就只能动手了。

他抡着拳头的样子可把来娣和盼娣吓坏了,扯着赵昭棣的衣角:“姐姐,快跑。”

跑是不可能跑的,在店小二到了跟前之际,赵昭棣把自己的铜钱拿出来挡在他的面前晃了晃:“你敢打客人,我让你们老板开了你。”

店小二虽没听过赵昭棣说的开是什么意思,但整句话综合理解下来应该是要把他赶走的意思。

且,这穿着破烂头发凌乱的死丫头竟然真的有钱。

要知道,他若是卖出去东西可都是有额外工钱的。

店小二立刻换上了一张比哭还难看的笑脸:“哎哟,客官是小的有眼不识泰山,您大人不记小人过,里边请,里边请。”

赵昭棣翻了个白眼,跟着进了店。

看着墙上挂着的成衣就开指:“这个,那个,那个,那个......”

店小二喜笑颜开的找来竹竿开始挑赵昭棣指到的衣服。

心想着今天真是发财了,差点得罪了这财神爷了。

店小二的手在算盘上噼里啪啦打得一通响,笑呵呵对赵昭棣说:“客官,一共四百七十二文,您看您还要不要挑点其他的?”

赵昭棣弹了弹指尖,慢悠悠的道:“这些我都不要,你把其余的都拿下来我挑选一下。”

“你不早说......”店小二有些气恼。

赵昭棣一脸无辜:“你也没问啊,我咋知道你跟我理解的不一样?”

店小二咬了咬牙,只能认栽。

随后又把其余的衣服都挑了下来,让赵昭棣选择。

赵昭棣不是这件颜色难看就是那件样式不好的,挑了半晌没一件满意的。

赵盼娣小声跟赵来娣嘀咕:“二姐,大姐这样会不会挨揍啊。”

“我估计悬。”

赵来娣话音刚落,就听见店小二怒吼一声:“你耍我?”

赵昭棣轻蔑一笑:“不然呢?狗东西......”

“来娣,盼娣,快跑~”

两个丫头早就准备好了,听到口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出铺子,直到跑出去好远,来到河边的柳树下,几人才哈哈大笑起来。

赵昭棣最后还不忘给两个妹妹传输自己的观点:“遇到这种狗眼看人低的人就得反抗知道吗?”

两个妹妹的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。

在树荫下休息了一会儿,赵昭棣便起身:“走吧,咱还有许多东西没买呢。”

手心汗津津的,她寻思着在河水里洗个手来着。

低头看去,就看到一个头发凌乱的女人倒影在河面上,头上还沾着几根干草。

“我去,这是我?我的头发这么乱?”

两个妹妹坚定的点点头。

赵昭棣只觉得天塌了。

这种形象,要说不是乞丐也没人相信啊,真是白瞎了这张脸了。

亏她刚才还顶着这么个造型在那儿盛气凌人的教训人家。

赵昭棣有些欲哭无泪。

她很在意形象的好吗?

让两个妹妹帮自己把头上的干草摘干净,然后就着河面的倒影理了理头发,这头发也不知是多久没洗了,都打结了。

不过,没了那几根干草的点缀,乞丐形象已经大幅度下降,其余的等回去再好好打整吧。

“走吧,换一家店买衣服。”

赵昭棣带着两个妹妹去找别的铺子,殊不知,早已被两双贼溜溜的眼睛给盯上了。


赵昭棣也不恼,张口就来:“那能一样吗婶子,我这竹笋号称天下第一笋,味道那是杠杠的。”

“不瞒大家说,就我住的那片山林,可是正儿八经的风水宝地,背山面水,藏风聚气,你别说这笋了,您就看咱们姐妹三人这面相,是不是妥妥的绝色佳人?”

赵昭棣说着说着还朝那大婶眨起了她的卡姿兰大眼睛。

她的动作没有半点妩媚,反而滑稽得很,又逗得众人哄堂大笑。

盼娣扶额,这卖笋就卖笋,姐姐怎么还出卖上色相了。

出卖就出卖吧,她不会以为她做的那些动作很美吧。

那大婶用手帕捂着嘴巴轻笑:“呵呵,你这小丫头太有趣了,绝不绝色的我没看出来,反正挺笑人的。”

闻言,赵昭棣翻了个白眼,故作生气的道:“算了算了,你们这是不懂欣赏。”

接着她拿起一个竹笋,毕竟这才是重点,刚才种种只算是热个场子,并不是真的要证明自己长得是否漂亮。

“我这竹笋,可是从那风水宝地生长出来的,吸收着日月精华长大,不仅口感上乘,吃了还能延年益寿呢。”

赵昭棣主打一个睁眼说瞎话,这年头,只要你敢忽悠,就有人敢上当。

这竹笋都背来了,就没有背着回去的道理。

降价也是不可能降价的。

同样的东西,若她之前卖五文一斤,今天又只卖三文两文的,那之前买过的那些人非得来找她掰扯不可。

所以,她只能硬着头皮把这竹笋夸出花儿来,虽然夸张了些,但东西的品质确实是比其他摊贩卖的好上许多的。

但一个成功的营销,并不是她单方面吹的天花乱坠就行了的。

还得有可靠的依据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,就跟上次她现场制作让大家伙儿尝是一个道理。

只是这制作嘛,毕竟是需要成本的,且还要借用朱大力的炊具,实属麻烦,她并不打算再来一次。

只能依靠语言的力量了。

“我这竹笋也不是第一次卖了,之前买过的人就知道,味道那是一等一的好,这几日家中有事耽搁了我没接着来卖,有些等不及的人肯定在别处也买过,如果觉得味道是一样的,那大可寻着实惠的买,咱这各做各的生意,互不相干是不。”

“若在座的各位,有人买过我的竹笋且在别处也买过的,大可站出来说句公道话,我也不让您白说,我可给您每斤便宜一文钱。”

这样便宜下来的价格和直接便宜的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,所以也不怕之前的买过的人心里会不平衡来找麻烦。

赵昭棣的话音刚落,李大力立马就开始捧场。

他举着手中的俩竹笋,声音极大:“我,我之前就吃过这小胡娘卖的竹笋,那叫一个爽脆,不光是我爱吃,家里的婆娘和几个半大孩子都很爱吃,吃过之后就天天嚷着还想再吃,我看这姑娘几日没来,就在别处买了些,哎,虽然便宜,长得也差不多,可那味道,实在是难以下咽。”

“这不,今天我看她终于来了,立马就买下两个,下手慢了,我都怕抢不到嘞。”

朱大力可不能白拿人家的东西,站出来了说个实话而已,他乐意之至。

人群中,刚才跟赵昭棣互动的那个大婶听到朱大力跟她有着同样的遭遇,也开了口:“哎,谁说不是呢,我也是没见这丫头来卖竹笋,见别处有卖的就买了些,那味道,确实不如这个,罢了,这回给我称上三个,只是我这都为你作证了,你可得记得给我便宜一文。”


话说出口才暗自后悔,不是说好管住嘴的么?自个搭这话干啥。

不得不说这老二婶确实有一套,自个这般有心防范都上套了。

算了,算了,闲聊闲聊也无妨,还能帮助自己多了解一些村里的事情。

果然,见赵昭棣搭了话,不似刚才那般冷淡,宋秋香立马觉得来劲儿了。

挤眉弄眼的神色夸张,明明路上就没有其他人,还一副怕人听到的模样。

反正八卦氛围是拉满了。

“我跟你说,村长带着大家伙儿到周猎户的院里时,那院子早就被搬空了,连根柴火都没留下,更别提那些值钱的......”

“你说不是便宜了旁人是什么?”

赵昭棣问:“会不会是遭遇了打劫?”

宋秋香高深莫测的笑了笑:“什么贼人打劫只打他一家的,何况还在那高山上,且,那打劫的贼人还能连柴火都劫?”

赵昭棣点了点头,确实是......

“谁不知道那周猎户家殷实,常常拿了猎物去县城卖,就是人凶巴巴的,村里人少有人敢跟他搭话的,这一遭,不知道被有心人盼了多久呢,不然,那动作哪能就这么快了。“

赵昭棣笑而不语,宋秋香这话说的酸溜溜的,怕也并非打抱不平,而是遗憾自个没捞到好处吧。

宋秋香见赵昭棣又不说话了,以为她是不相信自个儿说的,立刻强调:“真的,我不骗你,就周猎户常穿的那衣服料子,没过几个月,就出现在有些人身上了,虽然改了样式,可逃不过我这双眼睛。”

宋秋香一脸的傲娇,但赵昭棣不想再搭话了,也不想知道她口中的有些人是谁,毕竟,人心不古,她比谁都更清楚。

只要不要惹到自个,往事如何,就当听个乐呵。

宋秋香眼看着赵昭棣又不上道儿了,转了转她滴溜溜的眸子看了看四周,小声说道:“丫头,防人之心不可无,你别看咱村里的有些人面上笑呵呵的,那心,黑着呢......”

“就拿你那蛇来说,就真的只卖了十两吗?你可别被人骗了,还要给别人送钱。”

赵昭棣失笑,不得不承认,这番弄是非的人是有点东西的,你瞧瞧,这多能带动人的情绪啊。

先是一副好心提醒的模样说什么防人之心不可无,其次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有的人只是表面和气,其实是个黑心肝,最后,再举个例子,生怕你不能get到她所指何人......

啧啧啧,这一套丝滑的操作下来,怕是没几个人能抵挡得住她的一番说辞而不为所动吧。

稍有不慎,她与村长的嫌隙就此产生。

面对如此挑拨离间的人,她真是忍不了一点,不怼上两句,这人怕是会自信的以为她跟村里那些蠢货一样听进去了。

赵昭棣皮笑肉不笑:“老二婶,不管如何,我谢谢你跟我说的这些,但那蛇,该我拿的那一部分我已经拿了,至于蛇卖了多少钱,又或是我是否被骗,我都觉得无所谓,更不关旁人的事,奉劝您也别瞎琢磨,免得徒增烦恼。”

“毕竟,不管那蛇卖了多少钱,都没有你的一个铜板是不?”

宋秋香一愣,她这是什么意思?

说她多管闲事?

由于刚开始的时候走的快,没几句闲话的功夫,就已经能看到平川镇上熙熙攘攘的街口。

赵昭棣客客气气的跟宋秋香招呼一声:“我们赶着卖东西,就不跟婶子你闲聊了,再见。”

“来娣,盼娣,走。”

说完就带着两个妹妹快不离开了。

看着姐妹几人的背影,宋秋香忍不住骂了一嘴:“死丫头,真是好心当做驴肝肺,那脑子怕是个榆木疙瘩,说得这般明白了都点不透。”

“平白浪费了老娘陪着走了这么些路和这许多口舌......”

宋秋香的一番操作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,还要被说成是多管闲事,心里那叫一个不爽。

短短几秒钟,就已经想好回村要如何编排这个死妮子了。

赵昭棣依然是带着两个妹妹先去面摊上填饱肚子。

面摊的老板对赵昭棣三姐妹印象深刻得很,虽然如今的她们跟之前已经大不一样,完全没有了落魄的模样,但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。

立刻迎上来招呼了一句:“哟,你三姐妹又来了,今儿个怎么吃?”

“老样子,十文钱的来三碗。”

赵昭棣把背篓卸下,回了一句。

虽然十文钱一碗的面确实是有些奢侈,但她还是吃的起的。

且这镇上也不是天天来,既然来了,这面又对胃口,肯定是要吃开心的。

“得嘞!”

老板立刻就去煮面了。

赵昭棣一直在观察这街边的摊贩,除了固定摆摊的,临时来卖菜的人也挺多的。

据她观察,那些临时来卖菜的,也就是瞅着哪里有空位就把篮子放在哪里了,没有章法可言。

那自己岂不是也可以这样?

不过为了保险起见,她还是多嘴问了一句面摊的老板:“大哥,我从山上挖了些野菜来卖,以前没干过这个行当,不知这里面可有什么规矩?”

老板瞅了一眼赵昭棣几人的背篓篮子,笑道:“你就卖个散货,随便找个空位放下便是。”

“像咱们这样固定摆摊,倒是要出摊位费的。”

“不过你得注意,摆东西的时候不能拦住那些固定摊位的道儿,不然人家老板要找你麻烦。”

“你瞧对面那些,都是卖自家散货的,不过今儿个你来迟了,好位置都没了,要不你就摆我这吧,我这儿宽敞......”

闻言,赵昭棣开心道谢:“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,谢谢。”

“客气个啥。”

面摊老板就是单纯的觉得这几个丫头的面相讨喜,还时常来照顾自个的生意,顺水人情罢了,还能互惠互利。

吃饱喝足后,赵昭棣给了面钱。

就把自个的背篓摆在了面摊旁。

随即大声叫卖起来:“走过路过别错过啊,新鲜竹笋便宜卖啦,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呀!”

“鲜嫩爽口的春笋快来买啦......”

“新鲜的春笋呀,炖汤鲜美,凉拌爽口,炒肉那滋味更是一绝,保准你买不了吃亏,买不了上当,大家快过来看一看,瞧一瞧。”

“还有荠菜,野葱野蒜,都新鲜着呢。”

......

众人纷纷被赵昭棣的叫卖声吸引。

春天的竹笋并不稀奇,但这样卖竹笋的倒是稀奇得很。

立马就有人过来问:“小姑娘,你这竹笋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吃?”

“那当然了,绝对不骗人,您要不要买一点来尝尝?”

“那你这竹笋怎么这卖的?”来人问。

嘿嘿,价格赵昭棣早就想好了,就卖五文一斤。

毕竟春天的竹笋很常见,不好卖太贵,但自个这个毕竟也是山货,辛辛苦苦背来的,再便宜了可就不行了。

“不贵不贵,五文一斤。”赵昭棣甜甜的回答。

那人听了立刻停下正在翻看竹笋的手。

“哎哟,五文钱一斤还不贵啊,那大白菜才一文钱一斤嘞。”

周围的人也纷纷附和:“是啊,这也太贵了。”

“且这年头谁家还吃这玩意啊,硬邦邦的一股子涩味。”

“就是就是,别说五文钱了,一文钱一斤我都不会买的。”

......


这瞎子屋里还用点灯?

脑海中瞬间就想起一句歇后语:瞎子点灯---白费蜡。

额,不理解,但尊重。

赵昭棣环视一下,这屋里也整整齐齐的,一点儿不乱,还有股草药的香气。

她都怀疑这是不是个真正的瞎子了。

赵昭棣不由得看向他的眼睛,那眼睛,眼皮都被伤口粘在一起了,瞎的不能再瞎了。

她讪讪的收回视线,将粮食放在桌上:“米面我给您摆在桌上了。”

可那瞎子却是用手中的拐杖指了指屋檐下的灶台:“给我做熟。”

指挥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。

赵昭棣心想,行,谁叫人家是个瞎子呢,这点要求也不算过分。

还是个老年人,她这人,最是尊老爱幼了。

“得,想吃什么?我给你做。”

瞎子口中吐出两个字“随便......”

赵昭棣点头,行,没要求好啊,没要求她就捡个最快速的东西来做。

毕竟两个妹妹还在隔壁等着自己呢。

赵昭棣出了屋子来到屋檐下的灶台边。

这屋子不大,设计的倒是精巧。

灶台边一排的柜子全是米面油鸡蛋调料碗之类的东西,另一边整整齐齐的码着一堆柴火。

赵昭棣不由得好奇,他一个瞎子,这些都是怎么弄的。

找来火折子生了火,拿碗舀了一点面,在面里打入几个鸡蛋,加点水搅合搅合放点盐,锅里热油摊个鸡蛋饼,卷成个卷递到赵瞎子手中。

随便就是这么简单。

洗干净锅碗后,赵昭棣说了声:“我走了。”

一秒都不带犹豫的离开。

她总觉得,这老头处处透着古怪。

一个瞎子,点灯就算了,家里整整齐齐的,灶台干干净净的,物品齐齐全全的,哪哪都透着一股子反常。

偏偏原主对他的记忆少之又少。

赵昭棣走后,从黑暗中现出一个黑衣人问赵瞎子:“这丫头是谁?”

“隔壁的大丫头,前几日被赶出去了,人灵光不少。”

赵瞎子一边吃手中的饼子一边回答。

吃完了还觉得意犹未尽,对那黑衣人道:“这才是吃食,你学着点,一天天做的什么狗都不吃的玩意儿。”

黑衣人摸摸鼻子:“要不给你找个厨娘。”

“得了吧,老子还想多活两年,要是暴露了行踪,后果你是知道的。”

赵瞎子砸吧砸吧着嘴巴,好久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了。

赵昭棣要是知道一个简易版的鸡蛋饼就俘获了这个怪老头的心,怕会怀疑他是不是一辈子没吃过什么好的。

黑衣人犹豫片刻开口:“十五年了,那事儿......”

“闭嘴。“

赵瞎子呵斥一声,黑衣人讪讪的闭上嘴巴。

心中腹诽:出去看热闹得时候怎么没见你这么谨慎。

另一边,粮食已经分完了。

来娣和盼娣正在找姐姐。

赵昭棣把自己剩余的几十斤粮食背上,带着妹妹就要回家。

村长提出要送姐妹几人,但被赵昭棣拒绝了。

人家村长为了忙活她们的事情,还没吃晚饭呢。

村长还是放心不下,在村里给姐妹三人借来了火把。

“这天都黑了,你们拿上火把也能照个亮。”

他不敢说,火把还可以吓走野兽,他怕吓着几个小丫头。

赵昭棣接过火把的同时,道了声谢。

天黑了,山路崎岖,她是真的需要这样一个东西。

米面只剩下三四十斤的样子,赵昭棣背了一袋,赵来娣背了一袋,并不重。

盼弟拿着火把走在前面。

“姐姐,为什么不把那人赶出村去,她害我们平白没了几十斤粮食。”


赵昭棣放入面条煮着,搅合两下,便从灶里拿了一个着火的木柴点燃了外面那个她自制的小灶。

现在有两个灶就是方便,做饭时可以两边同时进行。

赵昭棣在小灶上架了锅,把五花肉丁放入锅里,使其煸炒出油,那肉丁肉眼可见的缩小。

看着差不多的时候就将其捞出,把多余的油盛出来装在碗里,然后把葱段蒜放入油里炸干出味,捞出被榨干的葱蒜段,才在锅里又放入姜末煸炒出香味,把炸过的炸过的五花肉丁放回锅里,翻炒几下后,放入两勺今天才买回来的老酱。

那香味一下就飘出去老远。

厨房里已经冒着一股股的白气,刚才炒肉的途中,赵昭棣就抽空进来在煮沸的水中加过两次凉水,这会儿又沸腾了起来。

赵昭棣把面条捞出来放入碗中,然后把刚才炒的肉臊子浇在面条上。

一边拌面一边大喊:“来娣盼娣快回来吃饭了。”

话音刚落,两个丫头就兴冲冲的跑进院子。

“姐姐,姐姐,我们这院子外面发现了脚印,一直顺着小路下山去的,肯定是那贼人的。”

赵昭棣故作惊喜:“是吗?”

她其实也就是配合两个下两个妹妹,虽然这山上鲜少有人来,但几个脚印能说明什么。

来娣认真的点点头:“嗯,那脚印比寻常脚印深,定是身上背了重物才会这般。”

赵昭棣拌面的手一顿,还真是这么回事儿,没准这就是一条重大线索。

俩小丫头,有点东西哈。

她心中也有了主意。

“那真是太好了,快来吃面,吃饱了肚子咱去找村长去。”

两个丫头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,都各自去厨房端了面,学着姐姐的样子搅拌了起来。

她们老远就闻到香味了。

现在只感觉饿的能吃下一头牛。

“姐姐这面真好吃。”

盼娣含糊不清的夸了一句。

来娣也跟着补充:“是啊,这面也太好吃了,我原以为县城里那卤肉面就是最好吃的了,没想到姐姐做的比那卤肉面还要好吃。”

“呵呵,好吃就多吃点。”

赵昭棣被夸了自然开心,这面的味道确实不错。

心里也想着要不做卤面的生意算了,再仔细衡量一番,觉得还是算了。

首先,同样是做面食,若是生意好了便会影响了朱大力的生意,朱大力这人不错,对自己诸多帮助,自个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出断他财路的事情。

其次,朱大力的汤面味道也不差,特别是那汤,鲜美的很。

这摆摊的吃食,受众大多数都是庄稼户,这年头,个个都苦哈哈的嘴巴里没味儿,不知多少人都是冲着他那口肉汤去的。

就算她的卤面味道也不错,但始终没有那连汤带面的来的饱足,这生意,还真不好说......

所以,还是算了,只能再看看。

姐妹三人很快就吃完了面条,来娣将着那煮面的水就把碗给洗了。

看着那面汤里飘着的油花就忍不住可惜。

“这倒了多可惜呀,要是有两个小猪崽子就好了。”

赵昭棣失笑:“养个鸡鸭的也就算了,你还想养猪,这山上可不比村里,万一引来野兽可咋整?”

“也是哦。”

来娣想着想着就后怕起来。

赵昭棣环顾一圈院子,不过这院墙倒是挺高的,上面还有些削尖的树枝立在上,看来那周猎户也是想到怕野兽偷袭才把院墙砌的这样高,还做了一些保护措施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