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吟涛小说 > 其他类型 > 皇弟总能比我更得民心全文

皇弟总能比我更得民心全文

菠萝伴黄瓜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一同敬太子殿下一杯!殿下日理万机,今日能拨冗前来,实乃我等之幸!”众人纷纷起身举杯,口中说着恭维的话语。我端起酒杯,象征性地抿了一口,便放下了。席间,李洵频频向我敬酒,言辞恳切,态度恭敬,仿佛之前的嫌隙从未发生过。苏氏则在一旁巧笑倩兮,不时为我布菜,嘘寒问暖,扮演着贤良淑德的太子妃角色。若非我已知晓他们的真面目,恐怕真的会被这兄友弟恭、夫妻和睦的假象所迷惑。我浅酌了几杯,感觉到酒意略微上涌,便以身体不适为由,不再饮酒。毕竟,我对他们准备的酒水,始终存有戒心。然而,没过多久,我便感觉到一阵异样的眩晕感袭来。并非是醉酒的感觉,而是一种……类似于前世猝死前那种心悸和脱力感。眼前的事物似乎也开始变得有些模糊,耳边的喧闹声仿佛隔了一层纱。我心...

主角:赵辰镇北王   更新:2025-05-03 20:32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赵辰镇北王的其他类型小说《皇弟总能比我更得民心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菠萝伴黄瓜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一同敬太子殿下一杯!殿下日理万机,今日能拨冗前来,实乃我等之幸!”众人纷纷起身举杯,口中说着恭维的话语。我端起酒杯,象征性地抿了一口,便放下了。席间,李洵频频向我敬酒,言辞恳切,态度恭敬,仿佛之前的嫌隙从未发生过。苏氏则在一旁巧笑倩兮,不时为我布菜,嘘寒问暖,扮演着贤良淑德的太子妃角色。若非我已知晓他们的真面目,恐怕真的会被这兄友弟恭、夫妻和睦的假象所迷惑。我浅酌了几杯,感觉到酒意略微上涌,便以身体不适为由,不再饮酒。毕竟,我对他们准备的酒水,始终存有戒心。然而,没过多久,我便感觉到一阵异样的眩晕感袭来。并非是醉酒的感觉,而是一种……类似于前世猝死前那种心悸和脱力感。眼前的事物似乎也开始变得有些模糊,耳边的喧闹声仿佛隔了一层纱。我心...

《皇弟总能比我更得民心全文》精彩片段

一同敬太子殿下一杯!

殿下日理万机,今日能拨冗前来,实乃我等之幸!”

众人纷纷起身举杯,口中说着恭维的话语。

我端起酒杯,象征性地抿了一口,便放下了。

席间,李洵频频向我敬酒,言辞恳切,态度恭敬,仿佛之前的嫌隙从未发生过。

苏氏则在一旁巧笑倩兮,不时为我布菜,嘘寒问暖,扮演着贤良淑德的太子妃角色。

若非我已知晓他们的真面目,恐怕真的会被这兄友弟恭、夫妻和睦的假象所迷惑。

我浅酌了几杯,感觉到酒意略微上涌,便以身体不适为由,不再饮酒。

毕竟,我对他们准备的酒水,始终存有戒心。

然而,没过多久,我便感觉到一阵异样的眩晕感袭来。

并非是醉酒的感觉,而是一种……类似于前世猝死前那种心悸和脱力感。

眼前的事物似乎也开始变得有些模糊,耳边的喧闹声仿佛隔了一层纱。

我心中一凛,立刻意识到不对劲!

他们果然在酒水或食物里动了手脚!

下的恐怕不是一般的毒药,而是某种能引发我旧疾,造成“自然”死亡假象的东西!

我立刻站起身,说要去更衣,准备趁机离开王府。

李洵却抢先一步扶住了我的手臂,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:“皇兄,您脸色怎么这么差?

是不是不胜酒力?”

“来人,快扶太子殿下去偏殿歇息!

再传太医!”

他的手看似在搀扶,实则力道极大,带着不容我反抗的意味,将我往宴会厅侧面的一个偏僻院落引去。

我试图挣脱,却感觉四肢越来越沉重,心跳也变得异常急促,呼吸困难。

他将我半扶半架地带进一间布置雅致的偏殿,屏退了左右侍从。

房门在我身后关上的刹那,他脸上的关切瞬间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、带着胜券在握的得意。

“皇兄,我本不想这么早送您上路的,是您自己不识时务,非要与我作对。”

我想过他们会用各种阴谋诡计,却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迫不及待,要在自己的王府里直接对我下死手!

还不等我开口怒斥,他就走上前来,居高临下地看着瘫软在椅子上的我。

“您放心,您‘病逝’之后,弟弟会继承您的遗志,将这大齐治理得国泰民安。

至于太子妃嫂嫂,弟弟也会替您好好‘照顾’的。”

他伸
册封太子后,我便克己奉公,勤勉于政务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
然,我的二弟,齐王李洵,却总能轻易博得朝野上下的赞誉,深得民心。

我批阅一摞奏章,他的贤名便在京中更盛一分。

我彻夜制定国策,支持他的朝臣便又多几位。

我殚精竭虑,夙兴夜寐,唯恐辜负父皇重托。

我的太子妃苏氏,总是在旁温柔规劝,说我应该为群臣榜样,更加勤勉。

最终,我因心力交瘁,猝死于东宫书房。

魂魄离体。

大殓那日,父皇母后哀恸晕厥。

苏氏在我灵前殉情。

随后,我却见她悄然投入齐王李洵的怀中,笑道:“王爷,那个护身符果然灵验,太子的勤勉真的化作了您的气运,助您凝聚了这般人心!”

我这才幡然醒悟,所有问题的症结,就在那枚她亲手为我戴上的,所谓祈福纳吉的护身符上。

猛地睁开眼,我竟回到了我猝死前的那个下午。

1“殿下,您又伏案到深夜了?

臣妾看着真是心疼。”

“只是,朝中诸事繁杂,还需殿下多多费心,方能不负圣恩,亦能让天下臣民信服。”

耳畔传来太子妃苏氏温婉柔和,却暗含催促的声音,将我从死亡的冰冷和背叛的震惊中唤醒。

看着她那张端庄秀美,此刻却带着恰到好处担忧的脸庞,我才惊觉,自己竟然重生回到了猝死之前。

见我有些失神,并未如往常般颔首应允,她又上前一步,柔声细语地继续劝道:“殿下,臣妾知您辛苦,但齐王殿下近日又得几位大儒盛赞其仁孝,殿下也当多与他们亲近,展现储君风范才是。”

“您看您,眼下都熬出青影了,这都是为了江山社稷啊。”

她说着,便伸手想来为我整理衣领,指尖却似有若无地触碰到了我颈间的护身符。

那枚温润的玉符,此刻却仿佛带着刺骨的寒意。

若是以前,听到她这般“体贴入微”的劝诫,对比齐王的“贤德”,我定会心生愧疚,更加鞭策自己。

可是现在,我只觉得无比讽刺和恶心。

我抬手,不动声色地拂开了她的手。

“太子妃有心了。”

我的声音平静无波,听不出喜怒,“但孤自有分寸。”

“孤今日有些乏了,要歇息片刻。

任何人不得打扰。”

苏氏脸上的温柔笑意似乎僵硬了一瞬,随即又恢复如常,只是
直接损害了李洵窃取的气运!

怪不得他们如此失态和急迫。

紧接着,李洵的话让我遍体生寒,杀意顿起。

“看来他是察觉到了什么,或者……只是碰巧?”

“不管如何,不能再等了!

护身符的力量已经开始汇聚,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功亏一篑!”

“必须想办法,让他体内的亏空加速显现,让他病得更重些,更自然些!”

苏氏的声音带着一丝狠厉:“那……就按原计划行事?

利用南疆送来的那东西?”

李洵冷笑一声:“没错。

既然他不肯安分守己地做这个祭品,那就早点送他上路!”

“等他病逝,父皇悲痛之下,加上朝臣们的推举,这太子之位,乃至将来的皇位,舍我其谁?”

他们竟然早就准备好了后手,要用更阴毒的手段,加速我的死亡!

好,很好!

我面无表情地将那块温润的石头紧紧攥在手心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。

心中翻涌着滔天的恨意和彻骨的寒冷。

李洵!

苏氏!

枉我将你视为唯一的胞弟,处处维护!

枉我将你视为携手一生的伴侣,倾心相待!

你们却如此歹毒,不仅要窃我气运,还要夺我性命,谋我江山!

我之所以如此容忍苏氏,一是因为她是父皇母后为我精心挑选的太子妃,家世显赫,容貌出众;二是因为她平日里温柔体贴,善解人意,将东宫打理得井井有条,让我一度以为觅得知音。

我一心扑在朝政上,也是希望能早日做出成绩,让她安心,让她以我为荣。

结果,却养出了条毒蛇!

我永远记得,我死后,他们在我冰冷的尸身前是如何旁若无人地依偎。

苏氏娇声说:“王爷,为了助您成就大业,臣妾可是委身于他多年呢。”

李洵怜惜地抚摸着她的脸颊:“委屈你了,我的嫣儿。

放心,待我君临天下,定让你凤冠霞帔,母仪天下。

至于这个蠢货哥哥,活着就是我的踏脚石,死了正好,也算全了我们兄弟一场。”

苏氏轻笑:“他就是个榆木疙瘩,只知埋头苦干。

下辈子,只要王爷您略施手段,他照样会傻乎乎地把一切都奉献给您。”

想起他们那时得意的嘴脸,我心中剧痛难当。

两世的冤屈和不甘,终于在此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。

李洵要我的命,苏氏助纣为虐,还要踩着我的尸骨上位


这样的人,我岂能再容他们逍遥!

我恨不得立刻冲出去,将这对狗男女碎尸万段!

但理智告诉我,现在还不是时候。

我必须冷静,必须谋划。

废黜太子妃苏氏是必然的,但必须找到合适的时机和理由,不能让他们抓住把柄反咬一口。

更重要的是,我要让他们身败名裂,让他们尝到比死亡更痛苦的滋味!

我也要彻底弄清楚,他们弑兄篡位的阴谋到底进行到了哪一步,那枚护身符,是否还有其他更邪门的功能。

当天晚上,苏氏没有再来烦我。

直到深夜,我准备就寝时,苏氏身边的贴身宫女却突然过来传话。

“殿下,太子妃娘娘差奴婢来禀告,说是明晚齐王殿下在宫外设宴,请了几位宗亲和重臣小聚,也请殿下您一同前往。”

“娘娘说,这是个缓和关系,争取支持的好机会,请您务必赏光。”

听着宫女低眉顺眼的禀报,我心中冷笑。

这么快就按捺不住,要设下新的陷阱了吗?

我故作沉吟片刻,然后带着一丝倦意说道:“孤知道了。

备车吧,既然是宗亲家宴,孤理应到场。”

宫外的宴会,更容易动手脚。

也许,这就是他们为我准备的“鸿门宴”。

但我偏要去闯一闯。

我倒要看看,他们究竟能玩出什么花样来。

在动身前往宫外赴宴之前,我悄悄召见了赵辰。

<......齐王府位于皇城之外,虽不及东宫规制宏伟,却也布置得富丽堂皇。

推开宴会厅厚重的楠木门,喧闹的丝竹声和谈笑声便扑面而来。

厅内灯火通明,觥筹交错,宗室亲王、朝中重臣济济一堂。

我甫一踏入,原本喧闹的大厅瞬间安静了片刻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。

李洵立刻满面春风地迎了上来,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惊喜和恭敬。

“皇兄!

您肯赏光,真是令臣弟这陋室蓬荜生辉啊!”

他身旁的苏氏也立刻换上温婉贤淑的笑容,上前一步,想要自然地挽住我的手臂,却被我不动声色地避开了。

“殿下,您来了就好,快请上座。”

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,随即又恢复了常态。

我没有理会他们,径直走向主位。

李洵眼神微闪,但还是笑着引我入座,并亲自为我斟酒。

“来来来,诸位王叔,诸位大人,让我们
大典礼成。

我正式登基,成为大齐的新皇。

朝臣们山呼万岁,声音震彻云霄。

登基之后,我励精图治,夙兴夜寐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
赵辰因辅佐有功,且忠勇可嘉,被我加封为镇国大将军,位列三公之上,总领全国兵马,成为我最倚重的股肱之臣。

关于后宫之事,虽有朝臣数次进谏,请朕早立皇后,绵延子嗣,以安国本。

朕皆以国事为重,百姓为先,暂缓其议。

朕将全副心神投入到治理国家之中。

选贤任能,澄清吏治,发展民生。

在朕与赵辰以及满朝文武的同心协力下,大齐国力蒸蒸日上,边疆稳固,百姓富足,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。

史书称颂,谓之‘永熙之治’。

朕虽未广纳后宫,但多年后,从宗室中择选了数名聪慧贤德的子弟,带在身边亲自教导,考察其品性才能。

最终,择其最优者立为储君,悉心培养,确保了大齐江山的万世传承。

多年后,在一个宁静的夜晚。

朕独自站在养心殿的露台上,俯瞰着灯火璀璨的皇城。

万家灯火,国泰民安,这便是朕毕生所求。

赵辰的身影出现在身后,他如今已是两鬓微霜,但眼神依旧锐利,身姿依旧挺拔。

“陛下,夜深了。”

他恭敬地提醒。

朕微微颔首,转身看向他,这位陪伴朕走过风雨、共创盛世的股肱之臣。

“景川,你看这万里江山,可如你我当年所愿?”

赵辰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崇敬:“远胜当年所愿。

皆赖陛下圣明。”

朕笑了笑,心中一片宁静。

这盛世,便是对所有付出最好的回报。

朕将继续励精图治,守护这片土地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。

[完]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