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以为是灰雾,现在才明白,那是黎明前的黑暗。
机场告别时,母亲往顾沉舟的行李箱里塞了袋晒干的茉莉花:“泡茶喝,比你们外国的咖啡好。”
顾沉舟郑重接过,转身对林晚张开双臂。
她扑进他怀里,听见他在耳边说:“等我回来,我们去看真正的星轨,在没有雾霾的山顶。”
飞机冲上云层的瞬间,林晚的手机收到新邮件。
是顾沉舟刚发送的设计稿,主题叫“双生星轨”——两颗星星在宇宙中遥遥相望,光轨却在某处交汇,形成永恒的星芒。
她笑了,抬头看向天空。
云层缝隙里,隐约可见一颗晨星。
那是启明星,也是长庚星,无论黎明还是黄昏,它都在那里,等着另一颗星星的靠近。
母亲的手轻轻挽住她:“饿了吗?
回家给你做糖醋排骨。”
风掀起她们的衣角,带着茉莉花的清香。
林晚忽然明白,所谓救赎,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光芒照亮另一个人,而是两个曾在黑暗中独行的灵魂,终于学会在各自的路上,收集星光,然后,在某个晴朗的夜晚,互相看见,彼此辉映。
蓝雪花在阳台上轻轻摇曳,新长出的藤蔓上,结着两颗小小的花苞。
林晚知道,当它们绽放时,一定会像星星那样亮。
伦敦的雨丝像细钢丝,斜斜扎在玻璃幕墙上。
顾沉舟站在设计周展厅里,看着策展人将“星芒重生”装置的碎瓷片换成水晶,眉头越皱越紧。
“东方伤痕美学需要更柔和的表达。”
金发策展人用镊子调整水晶角度,“这些碎玻璃太尖锐,会让观众不适。”
他攥着口袋里的银戒指,戒面刻着的星芒硌着掌心。
手机在此时震动,林晚发来张照片:她蹲在社区中心门口,身后的蓝雪花爬满了铁艺围栏,一个扎双马尾的女孩站在阴影里,只露出半张戴着口罩的脸。
这是小雨,14岁,和我当年一样。
消息附来段语音,背景里有断断续续的抽泣声,她说父亲的皮带扣上有只鹰,和我记忆里的一模一样。
顾沉舟的指尖悬在键盘上,忽然想起林晚曾说过,父亲皮带扣的齿痕像锯齿状的月亮。
他转身看向被改造的装置,那些晶莹的水晶在灯光下太过完美,像掩盖伤口的漂亮绷带,却少了碎玻璃那种刺痛的真实感。
“能给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