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李承乾的其他类型小说《穿越朱标,请陛下称太子朱元璋李承乾全局》,由网络作家“佛系无忧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毕竟,违抗圣旨可不是一件小事,虽然不知道这到底要干嘛。朱英稍稍犹豫了一下,随即点了点头,应道,“好吧,既然是朝廷的命令,那我自然是要遵从的,咱们今天就动身回京!”他的声音虽然坚定,但内心却有些忐忑,不知道这次回京会面临怎样的情况。话音未落,朱英便迅速行动起来。他立刻吩咐手下的人去收拾行囊,同时也安排好了府中的各项事宜。他将府中的事务一一托付给了沐昕,确保在他离开期间,一切都能井井有条地进行。朱英虽然对这次回京的原因一无所知,但他还是决定照办。他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回京去见见母后,毕竟,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她老人家了,心中着实有些挂念。朱元璋在的时候,朱英甚至连信都不敢多写,生怕引起猜忌。当天下午,朱英便随着朝廷的人踏上了回京的路途...
《穿越朱标,请陛下称太子朱元璋李承乾全局》精彩片段
毕竟,违抗圣旨可不是一件小事,虽然不知道这到底要干嘛。
朱英稍稍犹豫了一下,随即点了点头,应道,“好吧,既然是朝廷的命令,那我自然是要遵从的,咱们今天就动身回京!”
他的声音虽然坚定,但内心却有些忐忑,不知道这次回京会面临怎样的情况。
话音未落,朱英便迅速行动起来。他立刻吩咐手下的人去收拾行囊,同时也安排好了府中的各项事宜。
他将府中的事务一一托付给了沐昕,确保在他离开期间,一切都能井井有条地进行。
朱英虽然对这次回京的原因一无所知,但他还是决定照办。
他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回京去见见母后,毕竟,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她老人家了,心中着实有些挂念。
朱元璋在的时候,朱英甚至连信都不敢多写,生怕引起猜忌。
当天下午,朱英便随着朝廷的人踏上了回京的路途,他们一路疾驰,马不停蹄,以奔丧的名义连夜赶回京城。
朱英跟着朝廷的人一路疾驰,快马奔回京城。
李承乾知道以后,让自己二弟代表自己去宫门口迎一下。
朱英一到宫门口,就看到朱樉在那等着了。
“大哥!”朱樉赶忙上前亲切的喊道。
朱英忙抱拳道,“秦王殿下,你怎么在这里啊?”
“大哥叫我来迎接大哥啊。”朱樉拉着朱英的手回答道。
朱英:这话怎么听起来有点怪怪的?
“原来如此,皇恩浩荡啊。”朱英向宫里拜了拜。
朱樉拉着朱英进宫,“大哥,你也别叫我什么殿下了,咱们兄弟之间这么生疏干什么?我带你去见母后。”
“不妥,我得先去拜见陛下,然后去父皇梓宫那里跪拜,最后才能去见母后,礼法不可乱。”朱英赶忙谢绝道。
京城这地方,吃人不吐骨头。
自己要是没第一时间去见李承乾,搞不好明天就有人弹劾自己目无君王了。
朱樉点点头,笑着说道,“好吧,大哥,那我带你去东宫,大哥应该也等你多时了,对了,到还没恭喜你重新改回朱姓和进爵之喜啊。”
“都是皇恩浩荡,我有何喜可贺呢。”
朱英谦虚的笑道。
而此时的东宫内,常氏牵着朱雄英来见李承乾,“夫君,听说大哥进宫了?”
李承乾微微点头,“嗯,应该快到了。”
朱雄英好奇的问道,“父王,大伯也是奶奶的孩子,是你的手足兄弟,他为什么不是王呢?”
这话让李承乾一愣,面色古怪的看向朱雄英。
常氏开口道,“夫君,雄英还小,童言无忌,你别跟他一般见识。”
“常姐姐,这小子可不小了,雄英啊,帝王家有手足之情,但更有君臣之分,你明白吗?”李承乾拉着朱雄英来到身边教导道。
按照明史的记载,沐英是死后越级追封为王的。
哪怕他是养子,也只能死后封王,甚至也只追封为两字的郡王。
并没有追封成亲王。
云南沐家对大明忠心耿耿,哪怕明末有人依旧为大明血染沙场。
只不过,沐家倒是把云南打造成铁桶一块了,若非那里还接受朝廷管辖,那里都要成国中国了,这就很不好了。
李承乾对朱英什么态度,要取决待会儿朱英来是个什么态度。
“父王,儿臣记得实录记载,爷爷洪武三年分封诸王,其中有一位是靖江王,他并不是爷爷的子嗣啊,而大伯却是他的养子,为什么不给大伯封王吗?这岂不是对大伯很不公平吗?”
李承乾目光如炬地盯着户部尚书,只见这位大人身体微微颤抖着,脸上露出惶恐不安的神情。
李承乾眉头微皱,语气略带疑惑的问道,“户部尚书,你为何如此瑟瑟发抖?难不成户部已经穷得叮当响,连办庆典的钱都拿不出来了?”
听到皇帝的质问,户部尚书赶忙从队列中走了出来。
然而,此刻他心中却是一团乱麻,完全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棘手的问题。
毕竟新帝登基,如果自己一开口就宣称户部没钱,那么这顶乌纱帽恐怕就要保不住了。
“这……臣……”
正当户部尚书站在那里支支吾吾、犹豫不决的时候,李承乾却悠然自得地再次开口说道,“倘若真的没钱也无妨,反正距离正式举行登基大典还有些时日,大不了朕另寻一位善于理财、能够筹措资金的能人来担任户部尚书一职便是。”
这番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,直直地劈在了户部尚书的心头上。
他瞬间脸色煞白,双腿一软,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叩头如捣蒜般地喊道,“陛下息怒啊!微臣该死!户部有钱,一定能够确保登基大典顺利举办,请陛下放心!”
眼见自己乌纱不保,户部尚书只能先把事情应下来,至于怎么解决,那是以后的事情。
最起码先把今天给混过去再说。
李承乾嗯了一声,“那就好,朕还有几件事要说,这上朝的时辰啊,完全没必要这么起早贪黑的,以后巳时上朝。
而且天天哪有那么多事情要拿到朝堂上来说?从今以后,三天上一次朝,上两次朝就带薪休假一天。
上朝也不用全部来了,议事主题有关的人来上朝就行了,前一天晚上没收到要上朝的官员,第二天不用来奉天殿。
直接去部堂衙门开始工作就行,与其在朝堂上浪费时间,不如踏踏实实工作,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。
另外,所有奏折中书省行蓝批,全部批复就行,批完之后送上来,朕若觉得没问题,以朱批写个准字实行就可。
这个假期有了,时间上也放松了,这俸禄也该加一加了,这事儿户部尚书待会儿留一下,跟朕单独谈谈。”
李承乾这话一出,不少人眼睛一亮。
确实啊,天天凌晨起来开会,但大多其实都没啥事儿,奏折上就能说清楚,就算议事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来。
大多数官员都是来站着凑个人数的。
一般也不发表意见,来了也没必要。
李承乾的话,直接大收人心。
“陛下圣明!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群臣纷纷跪下高呼道。
李承乾嗯了一声,“还有一事儿,太子侧妃吕本之父,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,着即由三司会审查办。
昨日太子侧妃吕氏,不慎失足坠入井中身亡,伺候的太监宫女全部殉葬,庶出的皇子朱允炆亦如此。
奶娘本抱着他在荷花池散步,岂料失足坠落荷花池,朱允炆被溺死当场,伺候的宫人也已全部以死谢罪。
朕心甚悲,着礼部安排葬了吧,追封的事情待吕家事情查清再决定如何追封,特今日晓谕群臣。”
李承乾开口一个重磅炸弹丢了下来。
淮西和江南集体震动!
这啥意思?啥意思?
彻底要跟江南集团做分割,倒向淮西集团吗?
所谓失足溺死,在场没一个人信的。
“陛下圣明!”淮西集团高喊道。
压根不给江南集团反应的机会。
“今天有事儿要议吗?没有就退朝回家睡觉吧,天都还没亮呢。”李承乾起身问道,也不在这磨迹耽误时间了。
自己也得回去补个觉了。
“恭送陛下,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群臣今天本来也没啥大事儿,只是没想到今天竟然就迎来了权力交接。
李承乾起身和马皇后一同离开了,接下来就不是李承乾要去操心的事情了。
李承乾缓缓离去之后,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瞬间变得轻松活跃起来。
只见群臣们纷纷如释重负般地长舒一口气,然后开始交头接耳、谈笑风生。
其中有不少人更是慵懒地伸展着自己那略显僵硬的身躯,仿佛要将积压已久的疲惫尽数释放出来一般。
他们一边活动着筋骨,一边低声议论道,“这下可真是太好了!换了个新主子以后,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待遇明显比以前好多啦。”
另一人连连点头应和道,“可不是嘛!这新帝当真是宅心仁厚、仁慈无比啊,看来往后咱们都能过上安稳舒适的好日子喽。”
这时,又有人突然提高声调说道,“那吕氏侧妃竟然不慎失足落水,啧啧啧,可怜她连同腹中的庶子一起就这么没了性命,而且更惨的是,连她的父亲吕本也要被三司问罪呢,真可谓是祸不单行啊!哈哈哈……”
他的话语引来了周围众人一阵幸灾乐祸的笑声。
还有一人抬头望了望天,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,感慨道,“今儿个这天气着实不错呀,阳光明媚、风和日丽的,难怪一早便听到枝头的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呢,想必这也是一个吉祥如意的征兆吧。”
紧接着,又有人附和道,“如今东宫之中可就只剩下嫡出的皇子了,而且太子已立,哈哈哈。”
一时间,整个淮西集团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。
太子是朱雄英,就说明下一任接班的还是亲近淮西的,淮西集团可以高枕无忧。
不过淮西集团真的能高枕无忧吗?
臣强君弱,这是绝对不允许的,淮西集团必然遭到打压,只是如何打压罢了。
不清算,也必然打压。
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不远处的江南集团却是气氛压抑至极。
只见他们一个个面色凝重,三五成群地默默走出奉天殿,谁也没有开口说话,似乎心中都藏着难以言喻的忧虑与不安。
李承乾快刀斩乱麻,也让众人重新认识了他,这个主子不喜欢磨磨唧唧啊。
马皇后也觉得自己的这个大儿子不一样了,至于哪里不一样了,却说不出来。
眼见李承乾利益分配成功,马皇后颇为满意。
为避免常蓝两家独大,马上就把徐达扶了起来,徐达之女未来也是皇后,可以平衡常蓝两家。
而拉拢了汤和,朱标怕徐达一人压不住常蓝两家,给找了汤和当帮手。
平衡前朝后宫。
至于李善长,这家伙本来就是最合适得丞相人选,只是这家伙太贪了而已。
贪好啊。
不怕你贪,就怕你不贪。
有弱点才更好驾驭啊。
而且只是一个相国,家中无女入后宫,自身又是文臣,根基还是薄了些。
所以李承乾只是让李善长来掌舵,但没说要杀了胡惟庸。
李承乾也想看看,李善长和胡惟庸这两个有野心且贪权的师徒,在这宰执天下的大权面前,还能不能不争!
权力迷人眼啊。
哈哈。
李善长得忙着和胡惟庸去斗,李承乾坐山观虎斗,压根不慌。
“那诸位对我刚刚的意见意下如何?”
马皇后这时候也开口道。
“太后娘娘所言极是!”四人异口同声的喊道。
陛下都喊出来了,还差这一声太后?
马皇后点点头,“好,魏国公,你带一对亲信,把京畿四十八位当中,太上皇的义子全部就地问斩,卸了他们的兵权,理由就是通敌谋逆!”
“臣遵旨。”徐达应声道,这明显是要一次性到位,把老朱的人马杀得干干净净。
天子,兵强马壮者为之。
朱元璋文治一塌糊涂,但武功是有的。
就连教员都评价,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,其次则朱元璋耳。
朱元璋军事指挥能力不错,但他若是没人能指挥了呢?
说到底,还是老朱办事寒了人心。
老朱对权力抓得很紧,任何人想反老朱,基本上没有赢的可能。
但马皇后不同。
淮西要是不认马皇后的情分,那他们的后宅可就不得安宁了。
更何况,是马皇后帮他们照顾家属,才能让他们在前面放心打仗。
而且,马皇后又不是要把朱家江山拱手让人,马皇后只是想让太子提前继位而已。
“蓝玉,你带亲兵去封锁京城,任何一只信鸽都不能飞出京城,确保消息不会传出去,保证今晚的皇权平稳过渡!”马皇后继续安排。
蓝玉拱手道,“臣遵旨!”
“汤和,你研究一份新的名单,到时候填补四十八卫的空缺,并领一卫兵马随时待命,若见宫中一道红色响箭射上天空,马上带兵从玄武门进来,直杀至乾清宫,若宫中无恙,天亮之后兵马各归本位。”
马皇后继续吩咐,显然是给了汤和往军中安插亲信的机会,也算是变相的弥补汤和。
“臣领命。”汤和应声道。
马皇后微微点头,“韩国公,你是文臣,本宫就不要求你什么了,这传国诏书就请你代笔了。”
“臣遵旨。”李善长也应声道。
小事开大会,磨磨唧唧三五个小时。
大事开小会,主打的就是个高效率。
“韩国公,这诏书今夜戌时之前,送至东宫即可。”李承乾提醒道。
“臣明白。”李善长微微点头,时间不多了啊。
马皇后挥挥手,“去办吧,今晚过后,大明仍是那个大明。”
“臣等领命!臣等告退!”
四人齐刷刷行礼退下。
权力过度的事情在马皇后的主持下,就这么敲定了。
李承乾心里暗暗琢磨,兵马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有安全感,孤不喜欢把命运交给别人。
还好自己安排了常茂。
等常茂兵马一到,自己直接拿着诏书,带人杀到乾清宫。
逼迫朱元璋传位!
妈的,当初自己造反,若不是有人告密,自己未尝会失败!
但是这次,就算有人告密,那也不怕!
因为这件事情的幕后推手是马皇后,得罪了马皇后,你是真当马皇后的刀不快啊。
这回玄武门之变,说啥都不带输的。
苍天呐,玄武门之变,说啥也该我李承乾赢一回了吧!
这回我李承乾直接以身入局,就不信还不能胜天半子!
自己向马皇后举报朱元璋,以身入局,今晚我李承乾,必须要胜天半子,君临天下。
几人离开之后,马皇后说道,“标儿,你也退下吧,我想休息一会儿了。”
李承乾忙起身道,“是,儿臣告退,今晚儿臣再与母后汇合乾清宫。”
马皇后嗯了一声,李承乾则回了东宫。
造反没龙袍哪行呢?
李承乾马上命袁天罡去织造局,取一件崭新的龙袍来。
合不合身也差不多了,将就着用吧。
上回我李承乾别说龙袍了,太孙服饰都没穿上就造反了。
这回造反,仪式感必须拉满!
天凉了,孤加件衣服怎么了?
“玉儿,你说标儿会是一个好皇帝吗?”马皇后叹了口气道。
玉儿回答道,“殿下是您的长子,又有监国的经验,肯定能堪当大任,若娘娘您不放心,可代行皇权,垂帘听政。”
马皇后摆摆手,“垂帘听政就算了,标儿是个成年的太子了,不需要有人再牵着他的手走路了。
本宫还是好好培养雄英吧,标儿是他从小带在身边培养的,有人说标儿是有文化的朱元璋,本宫还是不放心。”
培养朱雄英,留个后手。
朱标要是不堪大用,自己能把他扶上去,就能把他拉下来。
“娘娘高瞻远瞩。”玉儿小小的吹捧道。
马皇后站起身来,“大明,变天了啊。”
“娘娘,您不是要休息吗?距离天黑大概还有一个多时辰,去小憩一会儿吧。”玉儿建议道。
马皇后微微摇头,“本宫哪里休息得下!眼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啊,去给本宫煮一碗参汤吧。”
“是,奴婢这就去。”
玉儿微微福身离开。
马皇后抬头看向天空,“真不知道本宫强行干预朝堂,于大明而言,是福还是祸啊,标儿,你不会让娘失望的,对么?”
马皇后喃喃自语。
由于马皇后的刻意安排,有消息送往乾清宫,但没有送到朱元璋的面前。
朱元璋还在气呼呼的教朱雄英读书,朱元璋感觉教小孩子读书这事儿,是真能把三高给气出来。
听到要屏退左右,马皇后微微一愣。
自己这个大儿子,怎么感觉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。
感觉有种说不出来的变化。
马皇后挥了挥手,“都下去吧,太子和本宫有些体己话要说。”
“是。”殿内太监侍女全部退出大殿,只有贴身伺候的侍女还陪在马皇后身边。
马皇后开口道,“标儿,你有什么私事要说?这里没外人了,说吧。”
李承乾再度一撩衣袍跪下,“儿臣请母后救命!”
马皇后眉头一皱,“救命?救谁的命?”
“救常姐姐!父皇要杀常姐姐!”
李承乾如实回答。
这话一出,马皇后直接站起来了,“你说什么?”
“儿臣不敢欺瞒母后,常姐姐的补品肯定有问题,杀人于无形,而且父皇要立吕氏为太子继妃,父皇要对淮西功臣下手了!”
李承乾没有藏着掖着,实话实说了。
这个朱标肯定是知道自己枕边人是怎么死的,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。
只是同为太子,李承乾明白身为太子有太多的心酸和无奈了,更主要的是朱标不敢在这种社稷大事上面跟朱元璋唱反调。
平时还能跟朱元璋吵吵闹闹,但是这种社稷国本的大事,朱标只能服从。
立吕氏为继妃,扶植江南集团,打压并平衡淮西集团,未尝不是朱元璋对朱标服从性的试探。
根据《胜朝彤史拾遗记》的记载,建文太后吕氏,寿州人,洪武十一年册为皇太子继妃,建文元年,尊妃为皇太后。
《明史·吕本传》记载,本无子,其女皇太子妃。
《明史·兴宗孝康皇帝传》记载,初,太祖册常妃,继册吕妃,常氏薨,吕氏始独居东宫。
有史料明文记载,吕氏确确实实是被册为继妃的。
马皇后听到李承乾的话,可算是知道李承乾为什么要让自己屏退左右了,这话太敏感了,可不得屏退左右嘛。
马皇后扶着一旁的茶几,“难怪,难怪,我就说去年邓愈的死不是巧合,原来是开始清算功臣了,立国才十一年,就迫不及待要对这些功臣下手了吗?”
邓愈是班师回朝,莫名其妙在路上病逝了,而在此之前朱元璋把邓愈的嫡女嫁给朱樉做妾了。
邓愈没有活着回到京城,也没有见到那沦为妾室的女儿最后一面。
三妻四妾只是说的好听,实际上就是一妻多妾。
正妻只有一个,其余的什么侧妃、庶妃啥的都是说的好听,实际上都是妾。
“母后,清理功臣其实自洪武七年就开始了,贤妻才是成功最大的奠基石啊,您忘了,洪武七年,父皇让我们给孙贵妃戴孝守灵,让老五给她当儿子的事儿了?那时候,他可是把您这个中宫皇后的脸面放在脚底下踩的。”
李承乾的话,让马皇后沉默了下来。
当年,自己这个中宫皇后还没死呢,就让自己的小儿子,当时封号吴王的朱橚,给孙贵妃当儿子服丧,东宫太子、诸王皆期。
而李承乾当时从朱标的脑海中看到这段记忆的时候,只感觉朱元璋真是个人才。
让嫡子给妾服丧,就差把宠妾灭妻四个字写脸上了。
难道在老朱眼里,宠妾灭妻是什么很光荣的事情吗?
贤妻扶我凌云志,得意先斩意中人。
有朝一日权在手,杀妻犹如鞭马牛。
孙贵妃无子,朱元璋完全可以过继一个庶子给孙贵妃当儿子,然后服丧摔盆。
完全搞不懂老朱的脑回路,明明有合理合法的解决办法,非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出一些令人诟病的事情。
能干出这事儿,李承乾都怀疑老朱对马皇后真的还有爱吗?
帝恸哭,真的是在哭马皇后吗?
马皇后一日不死,朱元璋就无法一日真正大权在握,马皇后屡屡忤逆朱元璋,劝谏朱元璋,真的不会引起的帝王的杀心吗?
朱元璋对权力的掌控欲几乎变态,真的允许有人屡屡忤逆他的帝王威严吗?
马皇后不是照顾朱雄英感染天花没的,史书记载,马皇后是突然在睡觉的时候感染疾病,并且拒绝治疗而死的。
帝恸哭,哭的真不是当年那个年少的朱重八吗?
人活着的时候对人薄情,人都死了,深情装给谁看?
马皇后死后,五十五岁高龄的朱元璋,愣是身体倍棒儿的又撑了十六年。
就这身体,真的有哭得那么伤心吗?
遂不复立后,又不是不进后宫了。
死了的真爱才是真爱,就像死了的功臣才是功臣,活着的功臣那是皇帝的政敌。
马皇后坐了下来,端起茶杯喝了一口,才问道,“你突然来找我说这件事情,是想做什么?”
“儿臣以为,压不住功臣就是自己没本事,过河拆桥不是杀功臣的借口。
当年是开平王在鄱阳湖帅船保驾,一箭射伤张定边,才有了我朱明基业。
儿臣认为,红颜不该薄命!江山和美人之间,未尝不可都要。”
李承乾认真的回答道。
端着茶杯的马皇后就那么盯着李承乾,似乎想从他的眼里察觉到什么。
良久,马皇后才放下茶杯,“我保得了一时,保不了一世啊。”
“所以,换个人做皇帝,也许会更好,功臣可得善终,红颜不再薄命。”李承乾直挺挺的说道。
马皇后听到这话,瞪大了眼眸。
“你要造反?”
李承乾回答,“儿臣的父亲是皇帝,儿臣自己是太子,是储君,儿臣造了哪门子的反?不过是提前继位罢了,当今之域中,仍是朱家之江山,不是么?”
李承乾这波操作,把马皇后的思绪都弄乱了。
这么多年来,朱标可没有这么强势过。
更别说想造他老爹的反。
马皇后沉思了一会儿道,“吕氏和江南,你打算如何?”
“母后若支持儿臣,儿臣马上回去杀吕氏,灭朱允炆,斩草除根,登基之后压制江南,平衡淮西。”
李承乾当场保证道。
听到这话,马皇后闭上了眼,“冤孽,冤孽啊,你手上要沾亲人的血么?”
“母后,生在帝王家,手上哪有不沾血的?亲族、权贵、后宫,哪里的血沾得少?”
马皇后离开东宫,脸色阴沉无比。
你朱重八怎么落我面子,我都可以忍了。
但是,让我小儿子给妾当儿子还不够,还要我大孙子给妾当儿子,那不行!
马秀英:陛下!你任性了大半辈子,要是再这么任性下去,那臣妾就只有造你的反了!
朱元璋:雷霆雨露,皆是君恩,咱就任性了,咋滴吧!
马秀英:雷霆雨露,皆是君恩是吧,那你这个君就别做了!
朱元璋:阿巴阿巴阿巴。
还未走到坤宁宫,马皇后也是终于下定了决心,不管是为了孙子,还是为了那群开国功臣,自己都不能不管。
人心一旦散了,这队伍可就不好带了。
不能让功臣流血又流泪,你朱元璋还是去做个太上皇吧!
“玉儿。”
马皇后停下脚步道。
玉儿应声,“娘娘有何吩咐?”
“去办四件事,第一件事,叫郭英今晚好好守着门,只要门没丢了,其余什么他都不用管。”
郭英的妹妹嫁给了朱元璋,郭英还得把朱元璋叫姐夫,而且郭英一直是保皇派,跟淮西集团走得不是特别近,所以朱元璋才把禁军交给他。
毕竟禁军人不多,但却是最后一道防线。
至于自己那些义子,还得留在京营掌握兵权,毕竟禁军虽然是最后一道防线,但禁军才多少人?
让自己义子来管禁军,那群莽夫也干不来这个,而且也有些大材小用了。
还是就在京营掌兵马大权,一有意外,马上和郭英里应外合。
玉儿领命,“是,娘娘。”
“第二件事,传旨,今晚天黑,让曹国公李文忠带八百亲兵进宫至坤宁宫。”马皇后继续吩咐。
玉儿提醒道,“娘娘,曹国公乃陛下外甥兼义子,恐怕此事不可用他。”
马皇后摆摆手,“他如果不奉诏,你就问问他,还记不记得朱文正怎么死的?”
朱文正还姓朱呢,你李文忠可不姓朱。
“奴婢明白。”玉儿不再反驳,记下此事。
“第三,安排凤字营,去乾清宫周围晃悠,拦截一切送往坤宁宫的消息,我不希望今天陛下还能知道任何消息。”
马皇后安排道。
玉儿闻言,便知道是宫里的这些棋子要活动活动了,这是防止朱元璋的亲信给朱元璋送消息啊。
“奴婢遵旨。”玉儿再度应下。
“第四件事,去传本宫懿旨,诏魏国公徐达、信国公汤和、永昌侯蓝玉、韩国公李善长至坤宁宫,就说大姐有事找他们。”
马皇后时隔多年,再度用上了大姐的自称。
很显然,马家小姐要出来主事了。
大嫂,或将成为过去式。
“是。”玉儿当即领命去办。
马皇后回了坤宁宫,在琢磨李承乾有没有能力当好这个皇帝。
嗯……先看看吧。
若是没有,自己这太后也未必不能当太皇太后。
不行,以后朱雄英还是跟自己住吧,保险点儿。
万一这父子俩都不适合做皇帝,还有朱雄英可以是挽救一下。
嗯……就这么办。
此时的朱雄英,正骑在朱元璋身上玩。
朱元璋也玩累了,“大孙啊,爷爷累了,你自己去玩好不好啊?”
朱雄英端来一杯茶,“爷爷喝茶。”
“好,好。”朱元璋接过茶杯笑着道。
朱雄英说道,“爷爷,你累了的话,那孙儿给你揉肩吧,你安心批奏折,孙儿陪着你,好不好啊?”
听到这话,朱元璋笑着放下茶杯,“雄英,怎么想我给爷爷揉肩了?说说,你是不是又惹什么祸了?”
朱雄英故作震惊道,“爷爷你怎么知道的?”
见此,朱元璋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。
“说说,惹什么祸了啊?”
朱雄英编了个理由道,“奶奶教我读书,我把书藏起来了,奶奶就找不到了,我就不用读了,嘿嘿。”
听到是这个事儿,朱元璋哭笑不得,“虽然你还没到要进学堂的年纪,但是也快了,提前打好基础是很有必要的。
这样吧,爷爷考考你,你能答对,爷爷就帮你跟奶奶说情,不然爷爷就把你送回坤宁宫,叫你奶奶打你小屁股。”
听到这话,朱雄英赶紧捂住屁股,奶声奶气的道,“唔~那爷爷你出题吧。”
朱元璋点点头,坐下来说道,“不学礼,无以立,是什么意思啊?爷爷记得前几天教过你哦。”
朱雄英想了想道,“这句话的意思是,不学会礼仪来尊重我,就把你打得无法站立。”
“噗……什么什么!你说什么!”
朱元璋刚准备再喝口茶,茶还没咽下去呢,直接就喷出来了。
茶杯都没端稳,洒了一身。
朱雄英明知故问的问道,“爷爷,哪里不对吗?”
朱元璋忙擦着衣服问道,“我再问你,朝闻道,夕死可矣,是什么意思?”
朱雄英又想了想,“早上我知道了去你家的道路,等我晚上到了你家,你就死定了。”
闻言,一旁伺候的太监人都傻了。
虽然咱家没读过什么书,但最起码咱家确定这句话绝不是你这么解释的。
朱雄英的话差点没把朱元璋气得一世佛现,二世佛出。
“你个小兔崽子!谁教你这么翻译的?来人,去取本论语来,咱要亲自教皇长孙读书。”朱元璋吩咐道。
“是。”太监领命,马上去一旁的书架上取来论语。
朱元璋气得手都在发抖,但又不舍得打朱雄英,“过来,爷爷今天好好教教你。”
朱雄英嘴角闪过一抹计划得逞的笑容。
这最起码可以拖住爷爷一下午了,应该足够父王办事了吧,嘿嘿。
“是,爷爷。”朱雄英来到朱元璋身边学习。
朱元璋翻开一页道,“看这句,君子不重则不威。”
“这句孙儿知道,这句话的意思是,君子打人如果不下重手,就无法树立威严。”
朱雄英抢答道。
这话差点没把朱元璋气死,“要下重手是吧!来人,给咱拿戒尺来!咱今儿个要好好教教皇长孙!”
朱雄英忙捂着屁股,“爷爷,你要是打我,晚上雄英就不分大鸡腿给你吃了。”
“还吃!你今晚没鸡腿吃了!”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