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杜鹃穆雷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漫山开遍杜鹃花杜鹃穆雷结局+番外》,由网络作家“爱吃三鲜蒸饺的海燕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1977年的秋天,风里已经带着丝丝凉意。杜鹃坐在煤油灯下,手捧着着那本已经翻得泛黄的高考复习资料。灯光在她清秀的脸上跳动,映出一双明亮灵动的眼睛。“真的决定要去考?”一个低沉温和的男声从身后传来。杜鹃回头,看见丈夫穆雷站在门口,高大的身影几乎填满了整个门框。他手里拿着两个热气腾腾的红薯,那是他们今晚的晚餐。“嗯。”杜鹃点点头,眼神充满了坚定“广播里说了,这次高考不论出身,只看成绩。我想试试。”穆雷走到她身边坐下,将红薯递给她一个。他的手指修长有力,指节分明,不像一般的庄稼人那样粗糙。“你本来就不该埋没在这个山沟里。”他轻声说。“从你第一天到这里,我就知道你总有一天会再次走出大山。”杜鹃咬了一口红薯,甜糯的滋味在口中化开。她想起五年前...
《漫山开遍杜鹃花杜鹃穆雷结局+番外》精彩片段
1977年的秋天,风里已经带着丝丝凉意。
杜鹃坐在煤油灯下,手捧着着那本已经翻得泛黄的高考复习资料。
灯光在她清秀的脸上跳动,映出一双明亮灵动的眼睛。
“真的决定要去考?”
一个低沉温和的男声从身后传来。
杜鹃回头,看见丈夫穆雷站在门口,高大的身影几乎填满了整个门框。
他手里拿着两个热气腾腾的红薯,那是他们今晚的晚餐。
“嗯。”
杜鹃点点头,眼神充满了坚定“广播里说了,这次高考不论出身,只看成绩。
我想试试。”
穆雷走到她身边坐下,将红薯递给她一个。
他的手指修长有力,指节分明,不像一般的庄稼人那样粗糙。
“你本来就不该埋没在这个山沟里。”
他轻声说。
“从你第一天到这里,我就知道你总有一天会再次走出大山。”
杜鹃咬了一口红薯,甜糯的滋味在口中化开。
她想起五年前那个雨天,十五岁的她拎着一个小皮箱,穿着已经被泥水溅湿的皮鞋,站在这个陌生山村的路口,茫然无措。
是穆雷——那时她还不知道他的名字——默默走过来,接过她的行李,领她去了知青点。
“可是......”杜鹃犹豫了一下。
“如果我考上了,可能就要离开这里......离开……”杜鹃没有说完后面的话,她怕会伤害到穆雷。
穆雷笑了,眼角泛起浅浅的纹路。
他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,小心翼翼地打开,露出一支闪着暗光的钢笔。
“这是我祖父留下的,德国货。
当年他在北洋军阀里当参谋时用的。”
他将钢笔放在杜鹃手心,“带着它,就当是我在陪你。”
杜鹃的指尖触碰到冰凉的金属,突然鼻子一酸。
她知道这支钢笔,穆雷一直当宝贝似的收着,平时连用都舍不得用。
“我不能要,这太贵重了......拿着。”
穆雷合上她的手掌。
“和它起来,你更重要,而且你需要它。
再说了……”他眼里闪过一丝狡黠。
“等你考上大学,成了大学生,这支笔才不算埋没。”
夜深了,油灯里的油快要燃尽,火光忽明忽暗。
杜鹃和穆雷肩并肩坐在炕上,头靠着头,一起翻看那本复习资料。
“这个三角函数题,应该用这个公式......”穆雷指着书上一处说道
时,杜鹃又一次抚摸那支钢笔,思念着远方的穆雷。
无论沈坤和陈梦瑶在谋划什么,五天后穆雷就来了,这个念头让她安心地闭上了眼睛。
明天又是新的一天,而她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娇小姐了。
周三清晨,杜鹃一睁眼就听见雨点敲打窗棂的声音。
她掀开窗帘,外面灰蒙蒙一片,雨丝密密麻麻地从天空垂落,在水泥地上溅起无数小水花。
穆雷今天要来,杜鹃摸了摸枕头下的钢笔,心里充满了期待。
信上说不用接他,但这么大的雨,不知道他带伞没有。
穿好衣服,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小布包,里面是她省吃俭用买的一把黑色折叠伞——比公用的大黄布伞小巧精致许多,她一直舍不得用。
宿舍里的其他人还在睡觉,杜鹃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,拿起伞和书包出了门。
雨比想象中还大,宿舍到食堂短短一段路就把她的布鞋打湿了。
她匆匆喝了一碗稀粥,啃了半个馒头,就朝校门口走去。
校门口空荡荡的,只有看门的老张头躲在传达室里听收音机。
杜鹃站在屋檐下,雨水顺着瓦片滴落,在她面前形成一道水帘。
她看了看腕表——才七点二十,离上课还有一个多小时。
穆雷的信没说具体时间,只说“直接去学校找你”。
“姑娘,等人啊?”
老张头从窗口探出头来。
“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,进屋里等吧。”
杜鹃摇摇头:“谢谢张叔,我就在这儿站会儿。”
又过了十几分钟,雨势稍缓,但校门口依然没有穆雷的身影。
杜鹃开始担心他是不是被雨耽搁在路上,正当她犹豫要不要冒雨去车站看看时,一个佝偻的身影出现在校门外的马路上。
那是个穿着破旧蓑衣的老农,没戴帽子,花白的头发被雨水打湿,一绺绺贴在额头上。
他走得很慢,时不时停下来咳嗽几声,蓑衣下露出沾满泥水的裤腿和一双磨破了的解放鞋。
杜鹃的心揪了一下。
这老人让她想起刚去大青山村时自己的经历。
没多想,她撑开伞冲进雨里。
“大爷!”
她跑到老人身边,把伞举过他头顶,“您怎么不带把伞啊?”
老人抬起头,杜鹃看到一张布满皱纹的脸和一双意外的清亮的眼睛。
他摆摆手:“不用不用,姑娘,我这一身都湿透了,别把
上请医生,又守在她床边三天三夜......杜鹃的眼眶有些发热。
她小心地收好钢笔,翻了个身。
明天就要第一次摸底考试了,她必须养足精神。
第二天一早,杜鹃比其他人起得都早。
她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,把复习资料和钢笔装进布包,准备去教室再温习一会儿。
刚走到宿舍楼下,她就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陈梦瑶和另外两个女生追了上来。
“这么着急去教室,是想提前作弊吧?”
陈梦瑶挡在杜鹃面前,脸上带着讥讽的笑。
杜鹃想绕开她们,却被另一个女生拦住了:“别走啊,让我们看看你的复习资料呗?
听说当年你敢走了不少家庭老师,怎么?
到大山里面待几年就自学成才?
真是奇怪了!”
“让开,我要去教室。”
杜鹃的声音很平静,但手指已经攥紧了布包的带子。
陈梦瑶突然伸手拽住了她的布包:“给我看看!”
拉扯之间,布包掉在地上,里面的东西散落一地。
陈梦瑶眼疾手快,抓起杜鹃的复习资料就往旁边的小水坑里扔。
“哎呀,不小心手滑了。”
陈梦瑶故作惊讶地说,脸上却满是得意。
杜鹃看着泡在水里的资料,胸口剧烈起伏。
那是穆雷省吃俭用给她买的,是她熬夜复习的心血。
现在纸页已经被水浸透,字迹开始模糊。
“捡起来。”
杜鹃的声音很轻,但每个字都像刀子一样锋利。
陈梦瑶愣了一下,随即哈哈大笑:“凭什么?
你自己不小心......我说,捡起来。”
杜鹃抬起头,眼神冷得吓人。
陈梦瑶被这眼神震住了,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。
但她很快反应过来,恼羞成怒地推了杜鹃一把:“你以为你是谁?
还敢命令我?”
说完和旁边的同学扬长而去,留下杜鹃在原地。
杜鹃深吸一口气,蹲下身自己捡起了那些湿漉漉的纸页,小心地抖掉水珠。
然后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干净的手帕,把资料包起来。
杜鹃站在原地,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,返校前杜鹃多多少少做了心里建设,只是没有想到她们会如此针对自己。
教室里陆续来了人,杜鹃坐在自己的位置上,用从食堂借来的干布一点点吸干资料上的水。
有些字迹已经看不清了,但她凭着记忆在残缺的地方做了标记。
“同学们,今天进行摸底考试。”
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,手里拿着一叠试卷。
“这次考试主要是了解大家的水平,成绩会计入平时分。”
试卷发下来,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。
杜鹃展开还有些潮湿的资料,最后看了一眼,然后小心地收起来,取出那支钢笔。
第一题是文言文阅读,选自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。
这正是杜鹃和穆雷一起研读过的篇章。
穆雷虽然文化程度不高,但对古籍有着惊人的理解力,他总能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深奥的古文。
杜鹃的笔尖在纸上流畅地移动,几乎不需要停顿。
后面的现代文阅读、数学题、政治题,她都答得得心应手。
五年来的苦学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——穆雷给她请的退休教师每周三次翻山越岭来授课;农闲时穆雷陪她一起挑灯夜读;冬天里他们裹着同一床被子互相提问背诵......交卷铃响起时,杜鹃长舒一口气,拧上钢笔帽。
她不经意间抬头,正好对上陈梦瑶异样的目光。
三天后,成绩公布了。
王老师拿着成绩单走进教室,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惊讶。
“这次考试,有一位同学的表现非常突出。”
他推了推眼镜,“杜鹃同学,总分第一名,95分。”
教室里一片哗然,所有人都转过头来看向杜鹃,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。
“不可能!”
陈梦瑶猛地站起来,声音尖利。
“她肯定作弊了!
一个在山里待了那么多年的村妇,怎么可能考得比我们都好?”
王老师皱了皱眉:“陈梦瑶同学,请注意你的言辞。”
“老师,我说的是事实!”
陈梦瑶不依不饶。
“她那么久没有学习了,而且是待在乡下,又没有人辅导。”
教室里不少同学跟着开始议论纷纷,同学们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杜鹃。
杜鹃只是静静地坐着,背挺得笔直。
她的手放在桌下,紧紧握着那支钢笔,仿佛能从它那里汲取力量。
“杜鹃同学,”王老师犹豫了一下,“你有什么要说的吗?”
杜鹃慢慢站起来,声音清晰而坚定:“我没有作弊。
如果老师不相信,可以随时让我重考。”
王老师看了看她,又看了看骚动的班级,叹了口气:“这样吧,你的成绩暂时记下,我们再观察。
如果后续表现一
学,几乎提前半小时就做完了全部题目。
穆雷考得也不错,他们每天晚上都会简单讨论一下当天的考题,但很克制,不让自己太兴奋或太沮丧,以免影响第二天的状态。
最后一科结束的铃声响起时,杜鹃长舒一口气。
结束了,不管结果如何,她已经尽力了。
走出考场,阳光明媚得刺眼。
穆雷在校门口等她,手里拿着两支冰棍。
“庆祝一下。”
他递给她一支,“辛苦了。”
杜鹃咬了一口,甜丝丝的凉意在舌尖化开。
她突然想起什么:“沈坤和陈梦瑶......他们其他科目成绩还能算数吗?”
穆雷摇摇头:“作弊被抓是全部科目取消资格。
不过听说陈副局长正在到处活动,想争取保留陈梦瑶其他科的成绩。”
“能成功吗?”
“难说。”
穆雷牵起她的手,“现在别想这些了,我们回家。”
回家,这个词让杜鹃心头一暖。
是啊,无论结果如何,她和穆雷都有一个共同的家,在大青山村那个小小的院落里,有他们亲手种下的梨树,有他们一起垒起的灶台......成绩公布那天,全校沸腾。
杜鹃和穆雷双双超过重点线,尤其是杜鹃,总分在全省排名前五十。
徐校长亲自送来喜报,还带来一个更好的消息——由于成绩优异,杜鹃获得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!
“恭喜啊!”
“太厉害了!”
“杜同学,能分享一下学习经验吗?”
同学们围着她祝贺,就连以前跟着陈梦瑶嘲笑她的人也凑了过来。
杜鹃微笑着应答,目光却一直在寻找那个最重要的人。
穆雷站在人群外围,冲她竖起大拇指。
他的成绩也很优秀,被一所军校录取。
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,但都在北京,他们已经很满足了。
“请客!
请客!”
同学们起哄。
杜鹃看向穆雷,后者点点头:“明天,学校门口的小饭馆,我请大家吃饭!”
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,在这片欢腾中,杜鹃看见刘建国匆匆跑来:“杜鹃!
出事了!
沈坤带着人在校门口堵你呢!”
穆雷脸色一变,拉着杜鹃就往校门口跑。
果然,沈坤带着几个社会青年堵在那里,脸色阴沉得像暴风雨前的天空。
“杜鹃!”
他看见他们,立刻冲上来。
“你毁了我的前途!”
穆雷挡在杜鹃前面:“沈
最新评论